【一個環境觀點的誕生】(全10集)

一個環境觀點的誕生彙集
2016-11-23發佈
1,618人瀏覽

節目介紹

「我們只有一個地球」,但人類不是地球的全部,地球還有其他千千萬萬的生物、地景,地球的觀點裡不是只有人類,所以,「一個環境觀點的誕生」節目中,我們希望突破以人類為中心的思考,學習與萬物並存的方法,包括制度、法律、社會、文化、經濟等議題,為其他萬物讓出一個位置,或許這就是現階段我們所能提出的『一個環境觀點的誕生』。

按照我們環境基本法的定義,環境的範圍包羅萬象,包括自然環境、人為環境、人的環境等等面向,作為一個民間環境組織,我們自許能夠既行動,也思考。支撐我們行動與思考的,就是對整體環境以及每一個個別環境的問題謙虛地學習。事實上,科學是重要的,但科學不代表環境;而環境雖然愈來愈重要,但是我們對它的理解、了解還相當有限。為了鍛鍊我們自己,也為了練就我們對於環境的體悟,深化我們進行環境教育、實踐環境倡議的工作,我們在基金會內部進行小小的實驗,那就是透過同仁的寫作,嘗試思考我們自己的環境觀點。

本節目透過環品會董事長謝英士律師與他的四位夥伴對話,從不同角度互動與討論,探索環境在政治、經濟、社會各個層面的問題。歡迎各位朋友,與我們一起瞭解一個環境觀點的誕生。

顯示完整內容

節目一覽表

1.什麼!都市也可以成為國家公園?(文章全文請點此閱讀)
環品會 資深研究員 高思齊

2015年BBC的一篇文章「How a city save it’s wildlife」,介紹倫敦一個將城市規劃為國家公園的倡議,文章提到倫敦都會區(Greater London)總面積為1,579平方公里,有超過860萬的人口。
一位英國的國家地理工程師Daniel Raven-Ellison,在2014年提出將倫敦設計成「國家公園」的有趣提案,並成立網站進行倡議,迅速獲得首都的廣大支持。Raven-Ellison表示,倫敦有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42個地方自然保護區、1,400個重要自然保護區,380萬座庭園,8.3萬棵樹,擁有傲人的生態條件足以成為英國的第16座國家公園。這個提案在臺灣適用嗎?如果台北市成為國家公園,人跟物種如何共存?


2.
您願意為環境教育付費嗎?(文章全文請點此閱讀)
環品會 環教專員 黃麗珊

自2011年環境教育法施行上路後,臺灣的環境教育發展正式邁入新的里程碑,透過立法的支持、環境教育基金的挹注、多種認證的推展以及公私部門的攜手合作,環境教育在臺灣正形成為一股新的顯學,同時更加受到社會大眾的重視。
而面對環境教育的付費機制、能否市場化、商品化?諸多問題都是備受考驗且需要強化的,撰寫此篇文章的考量,除了回顧環境教育法推行至今的的發展之外,也針對環境教育的付費制度問題進行廣泛的討論。


3.
當凱瑞抱著孫女簽署巴黎協定(文章全文請點此閱讀)
環品會 研究員 邱虹儒
未來世代的使命是要串起各方努力並且讓巴黎協定的責任與尊重可以緊緊維繫。在2016年4月22日地球日,聯合國巴黎協定簽署現場,現年1歲跟著祖父凱瑞一起簽署,的畫面非常激勵人心。我們應該可以期待,35年後,屆時36歲正值青壯年的Isabel將會見證巴黎協定的成敗。
希望傳達歷史時刻的責任與尊重、以及因為世代不間斷的傳承而延續的希望與力量。這是對抗人為的氣候變遷所需要的核心動能。我們現在最大的心願和努力,就是希望可以在我們這個世代就把問題給解決了、而不要將問題留給下一代,這就是世代傳承的感動和力量的延續。


4.高跟鞋教堂與在地永續(文章全文請點此閱讀)
環品會 環教專員 黃麗珊
政府單位為了促進經濟發展,在各地紛紛建造以觀光景點為主的建築標的,但如何能夠達成永續變成是另外一個問題。位於嘉義布袋的高跟鞋教堂105年2月7日才局部開放,在年節期間,便湧入近20萬的民眾,主管機關認為此建物的效益為重大成功,考慮複製更多的造型教堂,這樣的作為對當地是否合適,會不會造成其他問題?


5.海洋生態系崩毀,見「魚」知著(文章全文請點此閱讀)
環品會 資深研究員 鄭佾展
7月初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兩年一度的世界漁業狀況報告(The State of World Fisheries and Aquaculture, SOFIA 2016)指出,自1970年代以來「過漁」的物種持續增加。 數據顯示(2013年),有31.4%的水產種群遭到過度捕撈,接近三分之一。如果從整體漁群生產量來看,90%左右的漁產已被完全或過度捕撈,但這個趨勢將持續惡化,到2025年捕撈量預估將超過100%,代表人為捕撈與自然死亡率將大於族群恢復能力,漁群滅絕只是遲早的事。 特別的是,這次調查,全球漁業總產量(不含水生植物),水產養殖量首次超過野生捕撈量。世界人均水產品消費量從1960年代約10公斤翻倍至目前的20公斤,隨著社會發展,我們對海產的渴求不斷增加,但海洋裡的魚承受得住嗎?


6.環境保護令能否延伸到公害(文章全文請點此閱讀)

環品會 資深研究員 高思齊
大法官738號解釋,宣告縣市政府要求電玩店與校園保持「安全距離」的自治條例合憲,並未侵害人民的營業自由。本會去年辦過的城市健康與環境論壇,當時講者之一文府國小柯老師提到,學校與東南水泥廠直線距離只有1公里多,中間沒有任何遮蔽物,學校要自己設網架擋空氣污染物。由此聯想:各縣市能不能也要求污染源應該距離校園一定距離?


7. 在英國建一座雨林、在臺灣蓋一座冰山
(文章全文請點此閱讀)

環品會 研究員 邱虹儒
「真實的雨林」機構,是英國民間自籌自營的動植物園,樹懶、穿山甲、青蛙、烏龜、昆蟲和各式闊葉林與熱帶植物在這個一年溫度介於攝氏4~16度的溫室中安然共處。這些動植物原生自攝氏溫度經年累月超過25度的地方。開幕至今超過15年,超過8萬名遊客從各地前來這個小鎮拜訪,就是為了體驗在地球另一半的雨林生態,也從近距離接觸中,學會尊重世界上不同的環境和生態、油然而生必須幫助無法造訪遠方動植物朋友的責任感。本單元特地跟臺灣曾經想要蓋過的企鵝館爭議一併探討。企鵝館已經執行一半的預算,最後喊卡,是因為政治因素而已嗎?或是我們的社會大眾認為環境教育場館是一種奢侈?


8. 你我熟悉的農村還在嗎?
(文章全文請點此閱讀)

環品會 環教專員 黃麗珊
過去曾看到一片片綠油油的農田,似乎已不復見,那些記憶中的農村景象或許慢慢地在消失當中。農舍、稻田改建,工廠、大樓林立,有種不勝唏噓之感。消失中的台灣農村景觀,不只是那些勤奮的水牛、雞啼、蛙鳴,還有那些原本倚靠農地生產的人口、作物與政策。更進一步來看,城市愈發展,農村愈隕落,似乎是不變的趨勢。傳統的農地已經向另一股主流價值傾斜。可以自由轉讓的農地將會很快速的被轉讓;不能、不方便轉讓的,便會想盡辦法讓它變更,不管是人的身分或土地的身分的變更。過去綠油油的農田回不去了,我們熟悉的農村還存在嗎?


9.生活,可以更簡樸一點
(文章全文請點此閱讀)

環品會 環教專員 黃麗珊
從新聞當中經常看到垃圾浪費、資源過度使用問題,若能從人類的生活習慣改變,是不是將會有所轉變?在過度的經濟發展之下,人類可以從什麼角度解決問題?從環境倫理的角度,如果強調生態中心主義,是否可以稍微平衡當前的消費主義?


10.「人類」世真的來了
(文章全文請點此閱讀)

環品會 資深研究員 鄭佾展
人類世(Anthropocene Epoch)這名稱很吸引人,在2015年初的時候,引起地質科學界與環境科學界熱烈討論。這篇文章刊載在著名的《科學》期刊上,標題是「在功能與地質上,人類世已與全新世不同」,詳細闡釋為什麼這群地質科學家認為人類世已經來到。從地層層積物組成中,科學家認為許多「科技化石」(technofossils),像是如塑膠、混凝土、殺蟲劑、氮/磷等化肥、燃燒化石燃料產生的黑炭微粒等成分,已經廣泛的留在土壤當中,或許不久的將來,我們的教科書就會增加一個新的地質時代--人類世。

顯示完整內容

相關節目

目前暫無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