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環境智慧書寫-乜寇‧索克魯曼

乜寇‧索克魯曼
2016-01-22發佈
3,542人瀏覽

講者介紹

布農族作家乜寇‧索克魯曼先生,南投縣信義鄉望鄉部落布農族青年作家乜寇‧索克魯曼,是「玉山之子-布農族高山嚮導團隊」負責人,從事高山生態旅遊服務,也推動原住民揹工嚮導整合工作,同時也是暨南大學原住民族專班原住民生態智慧講師,長期致力於原住民部落傳統生態知識之實踐與推廣。

顯示完整內容

影片介紹

乜寇‧索克魯曼從原住民的角度論述,為觀眾揭開玉山的神秘面紗。乜寇從書中表達出對自己部落的切身之感,同時也藉由身為高山嚮導的角色,號召「東谷沙飛運動」帶領大家思考環境對於生物、人類之重要性。

顯示完整內容

文稿

00:00-00:45[唱歌]
記得10幾年前,我剛成為一位高山嚮導,作為布農族人,在自己的聖山-玉山上面,凌晨帶著台灣的朋友山友攻頂。我突然想到,我在我們自己的神聖的場域裡面,突然有一種「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的悵然感,我向黑暗的山谷裏面呼喊,那時候想說,應該不會有人回應我,這樣的呼喊,沒有想到在接近主峰,剩下400公尺的時候,在底下,有另外一個布農族的背工,我不知道他要上山帶隊,我以為他只有停留山中,他也跟上來,他從山谷底下回應我,我有非常難以言喻的感動,我想說,心裡面的最大的感動就是,這樣一個場景就是布農族的世界。

這一次來到這裡要跟大家分享的是,住在高山的我們布農族-Bunun,我們怎麼看待這樣的高山、這樣的自然環境?我的家住在玉山山底下,我們又如何看待玉山?尤其台灣人其實很期待玉山可以成為我們台灣的聖山,到自然奇景,甚至之前還有林志炫唱過一首玉山之歌,唱得很像中華民國頌,企圖創造更多的力量,要讓玉山成為台灣人重要的精神地標,但是後繼無力。

[02:30]
這個正是我等一下要跟大家來分享的,我大概在28歲的時候,跟著我們部落的耆老回到中央山脈的舊部落。經過這些非常危險的道路,我經過那裏的時候,我們前面那些老人家,他們都比較輕盈、比較嬌小,他們都可以跳著跳著就走過去了。因為要回到老家,心情非常的喜悅,那一次,我們走了一天多的時間回去,我的爸爸一直跟我講說,我們要回家了…那個回家的感覺。

接著當我走到一個地方的時候,前面那個老人家,那是我的叔公,他說,就是這塊石頭,以前那個鵪鶉鳥飛上去的那塊石頭。我非常的震撼,什麼意思?我知道我小時候常常聽過,過去我們有一則神話傳說:許多的鳥類比賽誰可以把石頭揹到山上去,勝出的是鵪鶉鳥沒有錯,但是對我來說,這個應該只是個格林童話故事、伊索寓言、天馬行空,應該不是真實的故事,沒有想到我們就這樣子走著走著,在回家的道路上,真實的我遇到了傳說。我那時非常的震撼,難以明白、也難以明瞭,我第一次上玉山,我家就住在玉山的山底下,我舉目就可以看到玉山主峰,這是令很多人羨慕的,但是我們要爬玉山,對我們來講,是件很苦的事情,因為我們的前輩要爬山、登山,都是背工,看到我們的這些長輩,每次上山都5、60公斤,我們才不要登山,也不要爬山,但是後來我有一次機會,就上去了玉山主峰。

[05:00]

那個時候,才真正知道有一個資深的嚮導,我們玉山,布農族語叫做Taungqu Saveq,它的背後有一則神話故事是關於大洪水傳說,玉山成為類似諾亞方舟的最後避難所。在28歲時的經歷,讓我打開了從布農的文化、自然看待這個世界,人與環境之間的關係的一個眼光,翻轉這個神話傳說,應該不要叫做神話傳說,好像它是跟我們屬事屬地的生活是無關的,但是在布農族的生活世界裡面,這些神話故事往往都連結,甚至實質的影響,甚至建立了我們實質的生活型態。於是我就做了很多的事情,也從這樣經歷的過程,每次站在玉山上面,看著整個中央山脈,從南山段一直到南部的南一段,峰峰相連,從我們許多的山友的眼光來看,它就是一個美景、它就是一個自然風景,台灣好美,美的一個概念而已。但是對住在高山的布農族而言,那是我們的家園,我們在日治時期的時候,被迫集體移住,我們被斷開與自己家園之間的關係。但是對高山民族在地社群而言,那一片山林世界,是我們的家園。我的父親1938年出生,是在我們南投的巒社群被迫遷移下山的時候,在這個地方出生,這是我的家。

[07:30]
我父親出生的時候,我們布農有一個習慣,臍帶就要種在家屋裡面,象徵土地之間的情感臍帶連結。當我們的老人家要離開的時候,我們是室內葬,就埋葬在我們自己的家屋裡面,一代代的祖先如此出生,如此離去,難以用言語形容對於土地的情感記憶,跟這些豐富的想像,我們叫做家園。因此,對我們來講,山不只是一個生物多樣性的一個地方,甚至我們應該在談生物多樣性的時候,應該要放更多的文化層面在裡面。甚至有人說,語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以生物多樣性觀看的一個指標,一個物種如果只有一種語言在表達它,它是單一的,但是在台灣我們有10幾族、20幾族,有漢族、原住民族,原住民族又分好幾族,不同的語言在述說地景、物種,我對生態有不同的理解,那也是一種生物的多樣性,或者是說生物文化的多樣性。比方說,玉山圓柏、鐵杉、玉山杜鵑,這些物種命名的背後,都有許許多多布農族豐富的情感記憶。跟它之間的關係,我們可能說是文化,但是對我來講那是一種感情,每當在述說的時候,都是一種情感的流露。我開始成為高山嚮導,然後進入到山上,有一次就在玉山的步道那裏,風吹過來,然後吹過這個二葉松林,就會產生松濤聲,我突然靈魂甦醒了,因為8部合音裡面。

[10:00]
老人家就說,其中一個聲音的元素就是風吹過二葉松濤的松濤聲,呼…那個聲音。布農族於二葉松背後有許多的故事,過去的老人家要燒柴煮食的時候,二葉松會自己飄到你的爐灶旁邊,你要燒多少二葉松就來多少,因為二葉松對早期的高山民族來講,是非常重要的燒柴的元素,後來因為和二葉松有些誤解之後,他們就不再來了,他們搬到很高的山上,不容易燃燒的樹種就遷到山下來。

我們常說玉山是台灣的聖山,但是我們可以發現,其實很多對玉山的聖山論述,是不夠深厚的,只是莊嚴俊秀美麗就可以成為聖山嗎?每次帶山友到高山的時候,大家到了玉山主峰,在自己最高的山上生活的感受,我是台灣人,我就覺得我們需要,我們的確也需要讓玉山成為台灣的聖山,那如何做?

這是我在2008年,因為這樣的一個過程,寫了一篇小說,我就說,玉山沒有辦法展現東谷沙飛的靈魂與神聖的價值,一旦我們使用東谷沙飛的時候,土地就開始跟我們說故事,我們也將回頭看見並淺嘗於這概念背後的神祕世界,我稱之為東谷沙飛事件。我就寫了這麼一本書,我認為台灣的山是那麼的豐富,生態、地形是那麼的獨特,然後產生了那麼多元的這些高山民族,我也呼籲我們自己的族人,站出來說說我們的故事。跟台灣的社會、跟整個世界來分享,我們如何看這個山。

[12:30]
最後我要跟大家分享,為什麼我們要稱玉山是東谷沙飛?背後的神話故事是什麼?這是我自己製作的動畫,比較粗糙一點,請大家來欣賞,從前有一條非常大的巨蟒,堵住了濁水溪,溪水流不出去,就釀成毀天滅地的大洪水災難,只有逃到玉山這最高山峰的動物跟人類,才倖免於難,人跟動物就站在那避難。但是災難發生得太倉促,人們忘了帶火種跟食物。當冬天來的時候,小孩子又冷又餓,一個個臉色蒼白好像快死掉了。眼看人類的歷史似乎走到盡頭,就在那個時候,他們看到另外一座山,我們叫做Makandas-東巒大山,那裏好像有火在燃燒,他們心裡就想說,如果可以把火種帶回來,我們就可以烤火取暖,甚至還有這些動物,可以烤來吃,我們就可以渡過這災難。但是隔著滾滾的大洪水,人類一切的知識技能文化,在自然災難中完全被否定,沒有能力、毫無作為,最後他們轉而求助於自然,也就是跟他們一起避難的那些動物。聽說黑熊、水鹿、山羊、山羌都跳到水裡面,包括山豬,也跳到水裡面,到現在都還沒有浮起來,不知道飄去哪裡了,但是牠們都不太會游泳,沒有辦法把火種給取回來,後來有一隻青蛙以很微弱的聲音說,我去。長老請牠去請火種,牠就把火種背在牠的背上,然後再游回來這個東谷沙飛。

[15:00]
但是牠回來的時候都沒有休息,游到一半就累了,沉到水裡面,當牠從水底下浮起來的時候,火種也熄滅了,但是牠因為被燙傷,牠就成為了蟾蜍的祖先,蟾蜍就是這樣來的。水鹿沒有辦法,大家就呼籲讓鳥類來幫我們,包括老鷹以及我們知道的鳥類,長尾等等的這些小鳥,幫忙去取火種。最後成功為人類帶來光明與希望的,是我們布農族稱作紅嘴黑鵯,據說在那個之前,牠其實是長得很漂亮,但是因為牠揹著火種飛回來的時候,火種遇到風,火種就燃燒,木炭就燃燒,把牠的嘴巴跟腳燙成紅色,全身美麗的羽翼被燒成黑焦,就成為牠現在這個樣子。但是我們對牠非常的感恩,因為牠為我們帶來了光明跟希望。但是滾滾的洪水依然氾濫,災難的根源依然在作祟,要如何能夠解決這樣的一個災難?不曉得我們的觀眾朋友有沒有什麼答案?

後來,據說從玉山南峰出現了一隻大螃蟹,螃蟹下到水裡面,與蟒蛇發生了蛇蟹大戰,蛇在螃蟹的背後咬下去,還好甲殼很硬,只有在牠的背後咬出兩顆咬痕,所以現在的螃蟹,無論海蟹、陸蟹,背後都有兩顆咬痕,那是蟒蛇留下來的歷史的傷痕,螃蟹反擊,就從蟒蛇的中間剪下去,攔腰剪半,洪水就順勢退去,從此我們的祖先又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17:30]
我們的老人家說,過去的台灣其實是沒有高山縱谷的環境地形,後來這個洪水流失之後,夾帶大量的泥沙,蛇被剪半了以後,就在地表鑽來鑽去,鑽出了台灣的高山縱谷的地形,換句話說,這個故事對布農族來講,也是布農族的造山運動的神話故事,這是我跟大家分享的,謝謝。

主持人(謝英士):乜寇,謝謝你,真是太精彩了,我們下一次大家要去玉山的時候,要記得講東谷沙飛,然後要找玉山之子高山嚮導團隊。你剛剛介紹的這個傳說,我是不是可以稍微延伸一下,你剛剛看到巨蟒然後螃蟹,還有紅嘴黑鵯,各自是代表洪水,然後對我來講螃蟹是解決洪水的英雄,然後紅嘴黑鵯是代表光明希望,這邊表達的環境意涵是什麼?

乜寇‧索克魯曼:布農族對這些動物的解釋,螃蟹就是我剛剛講的,牠解決了蟒蛇,但是後來我們談到螃蟹,我們在解釋的是,牠的甲殼的背後的兩個凹痕是怎麼來的,是這個意思;蟒蛇是,牠可能好像是,比方說山崩、走山,那個時候的人用蟒蛇,甚至是鰻魚來形容,但是這則神話故事對布農族來講,比較重要的是蟾蜍跟紅嘴黑鵯,牠們願意幫助人類去取火種,對於布農族來講那個火的意象是非常的重要。

牠們都犧牲了自己,當然前面我們故事是說,有許多的小鳥、有許多的動物來幫忙,但是在那個過程當中犧牲了。所以後來布農的族人,一直到我這一輩,我們都還有這樣的一個觀念,就是忌殺蟾蜍跟紅嘴黑鵯。曾經我們布農族有這樣的一個案例、故事流傳,歷史上有兩個人,不相信這樣的禁忌,踩死蟾蜍,馬上遭到天打雷劈,然後其中一個他的家族名,後來叫做被雷打到的家族;紅嘴黑鵯牠會去取火種,每當春天櫻花結果的時候,牠們就會成群飛來吃櫻花的果實,在那個時候,我們村落的人都會格外的低調安靜,甚至不能夠看著牠們,也不能有任何的指指點點,以免牠們認為我們對牠們不敬,嚴重的話牠會去取火種燒你的頭髮、燒你的家。

主持人:謝謝你,我曾聽一個作家說過,石頭在火種不滅,我現在聽你的演講,我覺得應該是玉山在,我們台灣的希望就不滅,我們非常謝謝乜寇的分享。

顯示完整內容

相關節目

目前暫無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