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與環境論壇全集】(全10集)

環教饗宴食物與環境論壇彙編
2015-12-29發佈
2,580人瀏覽

食物與環境論壇紀實

民以食為天,每一樣食物從誕生到能在市場上流通的環節,都是縝密而複雜的,但可曾想過,這是經過了多少的環境犧牲,我們才有如此豐衣足食的生活?在世界糧食日,本會舉辦「環境饗宴─食物與環境論壇」,力邀10位各界專業講者,透過食物的「來源、運送、利用、廢棄」(食之源、食之路、食之用、食之棄)四大單元與環境的關係來帶領大家走出努力改善環境的第一步。

本會謝英士董事長在開場致詞時,以國際糧農組織今天的訴求為例,呼籲大家正視糧食與安全問題,共同創造零飢餓的世代,且促進安全食物的共同環境,使我們擁有美好的未來。

上午場的「食之源」的部分,首先登場的是義美食品公司總經理高志明先生,以「食之有道,環境不竭」為題,分享「食品安全與環境的品質」,要以乾淨的陽光、空氣、水、土壤造就食安、農安、環安的環境,為這場環境饗宴揭開擲地有聲的序幕。

高總經理從「食品安全的現在、過去、未來,兼談『確保食品安全之我見』」。說明環境造就飲食的問題並不是單獨學門的問題。高總經理以自己出版的書:遠離毒蔬果(蔬果不可缺,無毒不可能,無奈求生存)以映證當今食安問題的嚴重性,以及我們必須具備的心態。他強調,做好食品把關才能讓台灣美食王國的美譽延續下去。「二大原則」、「五大把關」,以此構成義美的營運成果。他反對以更多人力投入檢驗或以精密儀器進行檢驗。他說靠檢驗結果決定食材能不能買、食品能不能吃,將是人類最大的悲哀。

如果能夠依造當地季節、品種去食用,基本上蔬果不需檢驗。人類食品安全的危機溯源,是因為人類的濫墾、過度捕撈、過度耗用能源、濫用化學物質、基因改造所造成,要解決環境的問題還是要回歸人本身。

第二位講者邀請到的是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農業化學組郭鴻裕組長,題目是「土地利用與糧食問題」。糧食問題是國家大事,也是社會與環境永續的議題,涉及氣候變遷、土地、水資源、生態、生物多樣性、保育、碳足跡等事務,也與生產技術、國家經濟與政治、不同學門及產業的連結、低收入與弱勢族群等,皆有密切之關聯。

農田的部分,農場管理資訊包括資料、資訊、知識、行動四大面向,整合不同的資料來源,把專業知識、經驗等資訊結合應用在作物生產管理與風險預警上,以進行農地規劃與管理,維持糧食生產。目前資訊發展發達,未來希望透過農民田間APP,了解蟲害與氣候等。他指出,違規使用農田的部分也影響土地利用,進而影響糧食供應。

他強調,農地擁有更大的生態服務價值的部分尚未被發掘的。例如水循環水資源的再生利用、提供休閒場所(布朗咖啡大道)、節氣候等。更重要的是支援了人類在地球上的生態運轉,要有良好的生活品質,保有部分的農地是必須的。

第三位講者是臺灣大學農藝學系郭華仁名譽教授,分享「食農科技的進步與缺失」。格外特別的是,郭教授全程以閩南語演講,流暢平穩的台風,加上熟悉的語言,深深吸引在場的民眾,可說是另類的環境教育演講。

因為高科技研發的「化學肥料」至「基因改造作物」,促使綠色革命到來,大量的糧食生產造成人口、農產品的大增,但隨之人類與環境的威脅、生物多樣性與鄉村社會的解體等問題接踵而至。例如化學肥料對環境的影響,如果將氮肥進入土壤之中將土中的適合植物生長的養分抑制。肥料也造成近海地區的優養化,接著農藥、DDT對於環境也造成一定的危害。

但是否我們只關心需要關心的部分,而忽略了某些重要的環節?生態有機的農法,注重整體理論。要將生態環境做整體的考慮。雖然困難但這是一個必經的路。

我國的危機:士工商都需要支持本土農業。農家所得偏低,政府長期以來將農業的食品價格壓低,農民的生存產生問題。《農業基本法》草案、《有機農業促進條例》草案的通過,才能使有機農業迎向更好的未來。

下午場正式進入「食之道」、「食之用」以及「食之棄」的單元。第一位講者是台灣檢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韓蕙如小姐,分享食品物流網的驗證系統,題目是「建立安全一條食物安全前進的路:食物碳足跡」。氣候變遷對全球環境的威脅,極端氣候造成土壤改變,形成糧食短缺。食品保持不易,生產者就會想辦法保存。她從「食物生命週期的概念」中分析由原物料、生產製造、運輸到販售使用,最終廢棄的過程。每一個步驟都會經過分析、稽核再到永續管理,並鼓勵消費者使用碳足跡適量的產品,從低碳生活飲食做起。

第二位講者請到綠農的家創辦人洪輝祥先生分享他所堅持的「堅定的無毒之路」,分享綠農運動以及農地的培育與養成過程。洪先生有感發地說到綠農運動像條不歸路,彷彿12年守護的阿塱壹古道,要不斷極力爭取,這些微小卻與台灣土地息息相關的事物,才有真正被重視的一天。這二十幾年來環境的議題一直被討論,而台灣的民眾則高度認同永續發展。洪先生舉例日本的食物哲學:身土不二,其實是源自於中國,實際上任何生命都想要歷經的結果。台灣的本質是體弱的,例如造山運動、颱風路徑頻繁、過度開發造成生態負荷過大。如果我們不真正認識台灣的土地,就無法有永續安全的生產過程。

台灣需要符合氣候、地理等條件現況的有機觀,以友善環境、綠色消費作為氣候環境變遷與社會有機連結的根本!逐步連結的社會工程,都要符合安心級、無毒級、有機級、生態級、彩虹級,土地倫理+生產倫理+消費倫理,才能形成健康的社會。真正與生態系統「共戶依賴」才有機。唯有提供這樣的價值選擇,「堅定的無毒之路」便能一塊田、一塊田,亦步亦趨的永遠下去。

第三位講者是工研院服務系統科技中心的彭浩軒經理分享「發明+經營‧為食物鋪路」,介紹食物運送過程所需的冷凍冷藏車科技與系統減碳節能發明。彭經理以此次論壇EDM的文字其中一段話:「犧牲了環境、破壞了信任、浪費了上天賦予的營養、抹滅了飲食所帶來的感動。」作為引言,犀利地揭開食品物流之安全議題中,消費者、政府失去了對業者的信任。也許只要我們能透過科技(溫度的分享、機車的便捷性),正確掌控物流品質,一定能提高大眾對業者的信任。在食品物流之環境議題中,他提及環保署六年392億提升全國空氣品質計畫,就是從交通污染著手。但除了電動車,我們還能做甚麼,我們必須不斷思考。

所以仍是要探究議題的本質於:品質與成本之取捨,失去平衡以及無效率的食品物流,造成環境更沉重的負擔。他說,建置以物聯網為核心的溫度管理機制,提高品質控管。我們可以看到透過「科技」可以改變現狀,但是我們必須踏出這一步。因為維新是艱難的歷程,而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唯有二者緊密結合,方能相輔相成。

第五位講者是高雄市農業局蔡復進局長分享「高雄綠色友善餐廳之路」,一探高雄市綠色餐廳的推動。農業局要為小農朋友找出路。而在綠色餐廳的推動之下,除了媒合的關係外,發現所做的不只是幫小農朋友找到出路,更是建立雙方的信任關係。使用在地食材可以縮短里程,可以減少碳足跡,對小農、餐廳業者、消費者都能得到最大的利益。他強調,推廣安全城市是一條漫長的路,齊心共同不畏懼的走出去,台灣的農業與環境才有更美好的未來。

第六位分享者是綠色友善餐廳「迪立印度健康蔬食坊」老闆兼掌廚──迪立先生和我們更進一步分享「一脈蔬食‧從印度到台灣」。一開始迪立先生以幽默的言談講述,印度300年蔬食食物家族的趣事,以及印度吃素的人口約70%-80%,但驚奇的是印度吃素跟宗教並無關係,反倒是起源於「瑜珈」的教導,其目的是希望筋骨柔軟,而對身體健康就需要吃素,所以婚宴也都是全素食物。

迪立先生對台灣與印度蔬食的觀察,發現台灣吃素的人口增加很多,但9成以上都是素料加工品,味精及人工添加物。台灣的農作物一年四季都有,而且又大又甜又漂亮,印度的蔬果又小,又不漂亮,又不甜,差異很大。印度的素食是不吃肉,但可以吃蔥蒜、吃蜂蜜、吃菇類。台灣卻是純素、蛋奶素、五辛素(不吃蔥蒜)、瑜珈素(不吃菇類)。當老闆料理時候常為了這麼多種分類的素食,烹調上變得非常辛苦。

談完了食物的利用後,最後來到「食之棄」的單元。看一般人眼中廢棄的食物,如何在專家們的行動中化腐朽為神奇,化危機為轉機?台灣全民食物銀行協會公關呂紹甄小姐分享「點食成金‧珍惜食物」。呂小姐言簡意賅的用了三個環節深入探討,分別是食物的浪費、與我們的關連以及解決的方法。呂小姐也介紹了一般人眼中所謂的NG產品,但其實都是可以食用的;再以「吃不下的面子」講到臺灣宴會廚餘的問題,也談到消費者在超市選擇商品時,有上千種的選擇,只要入不了消費者眼的全都淘汰,而每一天家庭、餐廳燒掉的上千噸的廚餘亦會排放有毒氣體。種種例子,在在看出臺灣人有多嚴重浪費食物,但在臺灣卻有高達八成的弱勢兒童,得不到他們應該有的養分。

最後一位講者是中研院化研所的羅芬臺研究員分享「超級烘焙機‧廚餘也發電」的發明歷程。羅芬臺研究員先鉅細靡遺地介紹有機合成化學的的背景以及煤的種類,傳統製造食物的方法,再襯托出超級烘焙的厲害之處:300度C只需要10分鐘就可以得到生物煤。以超級烘焙來生產合成燃料,將植物浸泡後就可以得到生物炭與環保煤代替天然煤,合成氣作為燃料或發電。

當羅研究員介紹在圖片中那長得精密又怪異的機器,竟然就是所謂的「超級烘焙機」,一台可以使許多廚餘化身為生物煤的神祕武器。而在一般人眼中視為廚餘或雜草的東西,例如落葉、竹棍、香蕉葡萄柚的皮、雞豬牛的骨頭、銀合歡、玉米梗等,也都能透過「超級烘焙機」再次化點石成金變成提供人類動能的燃料。

地球的環境是屬於所有人的,保護、經營以及永續發展都是要被正視的目標,期待有更多的機會能讓大家一同共襄盛舉。

顯示完整內容

節目一覽表(點圖到影片)

*右鍵另開新分頁* 
 【食之有道,環境不竭-高志明】

 【土地利用與糧食問題-郭鴻裕】

 【食農科技的進步與缺失-郭華仁】

 【堅定的無毒食之路-洪輝祥】

 【建立一條食物安全前進的路-韓蕙如】

 【發明+經營,為食物鋪路-彭浩軒】

 【高雄綠色友善餐廳之路-蔡復進】

 【一脈蔬食,從印度到臺灣-迪立】

 【點食為金,珍惜食物-呂紹甄】

 【超級烘培機,廚餘也發電-羅芬臺】

顯示完整內容

相關節目

目前暫無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