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會與環境論壇全集】(全10集)

環教饗宴─國會與環境論壇彙編【若您使用手機無法聽到影片聲音,建議您改用電腦觀看。】
2015-12-07發佈
2,459人瀏覽

國會與環境論壇紀實

與環境相關的不只是自然與科學,還包含國家政策與法律。從事環境教育工作不能忽略國會的重要性,因為國會是代表民主的場域,更是環境保護的制度性措施不可或缺的角色。

7/28台灣環境教育對話平台(TEED)在西門紅樓舉辦「國會與環境」論壇,分為國會制度、國會實戰、國會人物、國會參與四個單元,邀請到田秋堇、邱文彥兩位立法委員等十位講者,跨越藍綠黨派,為我們分享環境與國會是如何互動。

現任中央警察大學法律系的羅傳賢教授,是國內最著名的立法技術、立法學專家,以「國會與環境」為題,擔任開場主題講者。羅教授指出,環境是充滿多種公共利益角力的領域,這些公共利益需要協商與溝通才能互相調和,而同時具備民主正當性與程序正當性的立法院,就成為追求公共利益的最佳場所。謝英士董事長在問答時間詢問,國會要調和這麼多利益,真的能做到保護環境的工作嗎?羅教授認為國會還是調和經濟和環境利益最適當的管道,但同時也指出,目前的國會並沒有提供一個充分討論的環境,包括未建立民眾參與機制等,因此有進行改革的必要。

第二位講者是邱文彥立委。邱委員擔任立委不到四年,已經成功推動環境教育法、濕地保育法、海岸管理法、森林法、海洋四法等重要環境立法,其中不乏在立法院塵封十幾年的陳年法案。邱委員的成功絕非偶然,除了憑藉他擁有海洋科學、都市計畫的專業背景,以及曾任環保署政務次長的實務經驗外,如果沒有對環保事業的熱心熱情,恐怕難以完成如此艱巨的任務。邱委員更分享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提出「政治與文化永續性」(political and cultural sustainability)的觀念,強調環保議題應該不分藍綠、不分屆期的延續下去,並以推動濕地保育法的經驗為例,當時就是因為跨黨派與田秋堇委員、張曉風委員、林淑芬委員合作,才能讓法案順利通過,由此勉勵2016年的立法團隊能夠扮演公眾利益與永續發展的看守者。當謝英士董事長問到,邱委員心中的永續發展、環境正義是什麼,他則回答國家發展不應該遺害世代,對資源的利用不應該分族群平等對待,損害也應該有合理補償。

主題演講之後的第一個單元是國會制度,由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金恒鑣理事長主講美國的環保歷程。20世紀後半美國國會大量產出環境立法,其原因除了美國工業快速發展帶來的公害污染之外,19世紀中期開始出現的,梭羅、馬什等人的環境文學著作、優勝美地國家公園的成立(1890),牛津、耶魯大學森林系的成立,都間接地促進了美國社會的環境保護文化。他更從文學、地景、教育的角度,打從心裡深深影響100年後美國政治人物的環境思維。

介紹完美國制度我們再來看歐洲的法國。曾經留學法國的政大法律系許耀明副教授,為我們介紹法國是全球第一個將環境權入憲的國家,同時也是最支持核能發展的先進國家—法國。法國的環境立法在1960年代後期蓬勃發展,並在2000年將分散於海洋、空氣、水、土壤的環境法,統合成環境法典,法國國會整合性思考環境議題的做法,非常值得環境立法散落四處、雜亂無章的我國參考。

午後為了讓大家提振精神,我們安排的單元是「國會實戰」。透過兩位在立法院服務超過20年的資深國會助理,柯建銘立委辦公室的蔣念祖主任及立法院助理工會的田飛生副理事長,為我們介紹國會立法過程中經常運用的立法技術、立法策略以及立法資源;並邀請立法院法制局胡文棟副研究員,分享在這個號稱「立法院智庫」的單位中,有什麼樣的環境思維。謝英士董事長並鼓勵法制局可以如同美國國會研究服務處(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 CRS),成為國內立法研究的權威機關。

緊接著的單元是「國會人物」。TEED製作團隊難得邀請到分屬不同政黨的田秋堇委員以及邱文彥委員共聚在紅樓的舞台上,一起跟觀眾朋友回顧這些年為保護環境,在國會奮鬥的心路歷程。

田秋堇立法委員在一陣雷電交加的午後雷陣雨中登台,與大家分享在他擔任立委的近十二年間,如何「為環境而戰!」田委員於2005年進入國會,蒼鬱的棲蘭山林,是她踏上征途的起點,一路上對於環境的關懷不斷延伸,讓田委員成為反核的堅定鬥士,環保團體的最佳盟友,更在大埔事件陪伴農民到行政院抗爭。最後田委員認為,為環境奮鬥不是只有立法委員的工作,行政機關要確實執行、民眾更要積極參與!

接下來登場的邱文彥立法委員,過去也曾經擔任環保署副署長,從他的特殊經歷分享「環境主管機關與國會的互動」。邱委員認為,目前行政和立法之間欠缺的「平等、互惠、信用」的良好溝通模式,只靠閣揆與朝野立委的餐敘,或是每年半年一次的行政立法研討會都是不夠的。邱委員表示,過去執政黨團對行政院法案全數支持的方式,讓立法院被譏為「行政立法局」,但近年來歷經幾次重大的食安風暴、公害污染事件,讓立法委員意識到國會不能再做行政院的立法橡皮圖章。最後邱委員也呼籲,立法院即將進入第八會期,目前重要的環境法案還有10個新法、1個專章、7個提案待審,但是行政院在排定優先法案時,並未評估環境風險強弱,導致如保障國民生命安全的「國土計畫法」,還排在第31順位,使其在本屆通過的機會渺茫,行政院應該重新檢討優先法案的安排方式。當被謝董事長問及「擔任立委如何與行政機關溝通」時,邱委員說「專業」非常重要,夠專業才能溝通,所以希望下一屆立委不論是分區或不分區,都應該加入更多的環境專業立委。

最後一位國會人物是蔣念祖主任,她說「立委要上戰場,不能缺少幫忙搬子彈的助理」、「好的立委背後一定有一位好的法案助理」,這是蔣主任對國會助理工作的詮釋,她認為國會助理是一份做中學的歷程,需要敏銳能力,具備使命感,負責對內對外協商工作,但當辛苦推動的法案通過的那一刻,一切的努力是值得的。

國會與環境論壇的最後一個單元是「國會參與」,從民間團體以及行政機關的角度,看國會外的公、私部門如何參與環境立法。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的陳椒華老師投身於環境保護工作多年,在水土保持法推動的歷程中,其身為民間的水資源保育聯盟代表,經常身兼多職,主張反對水土保持法修法,強調自然保護區的重要性,更呼籲立法委員居中扮演重要角色,她希望在反對水土保持法修法的同時,立委能同步監督全國區域計畫、地方政府區域計畫,促成環境保護的永續性。 最後,國會參與單元邀請到環保署水保處的劉瑞祥副處長,他指出行政院和立法院同樣都有法案提案權,雖然各自有行政預算觀點、社會民意觀點不同的考量,但關心環境的出發點都是一樣的,他也希望修法過程有更多的溝通與討論。

透過國會與環境論壇,讓我們深刻瞭解到國會在執行立法與處理環境議題所扮演的角色,而這樣的努力是需要眾人繼續為環境關懷與重視,期許國會能為環境創造美好的未來。

顯示完整內容

節目一覽表(點圖到影片)

*右鍵另開新分頁* 
 【國會與環境-羅傳賢】

 【立法委員與環境-邱文彥】

 【民間團體參與環境立法-陳椒華】

 【美國的環保、政治及政策-金恒鑣】

 【法國環境立法的歷史-許耀明】

 【國會智庫的綠色思維-胡文棟】

 【立法委員與環境-田秋堇】

 【環境主管機關與國會的互動-邱文彥】

 【國會助理與環境-蔣念祖】

 【行政機關推動環境立法-劉瑞祥】

顯示完整內容

相關節目

目前暫無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