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健康與環境論壇全集】(全8集)

城市、健康與環境論壇彙編
2016-03-10發佈
2,433人瀏覽

城市、健康與環境論壇紀實

環境好、健康就好,這是你我都知道的道理。在台灣,我們花40年就達到美國花100年才達成的都市化程度,但是我們生活的都市環境品質優良嗎?有沒有什麼潛在的危機威脅我們的健康?又該如何避免改善?是全台灣78%都市人口關切的問題。

105/12/22臺灣環境對話平台(TEED)大師論壇邀請11位關心都市環境的專家來到高雄市的十鼓橋糖文創園區,帶領大家認識台灣都市環境對你我健康的影響。

為論壇揭開序幕的是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衛生學科暨環境醫學研究所的李俊璋教授。李教授指出都市的環境問題隨著時代不斷改變,過去有烏腳病事件,近年無所不在的塑化劑成為新的問題。舉凡化妝品、香精、香水、沐浴乳和體香劑都可能存有塑化劑的成分,孕婦若長期暴露在塑化劑中,將會產生甲狀腺抑制使得胎兒中樞系統受到影響,賀爾蒙也會受到變化,導致性早熟或是其他疾病問題,甚至男性的精子數量也受到塑化劑影響而減少。李教授認為塑化劑已成為「國安問題」,他建議三點遠離塑化劑的方式:第一,減少使用塑膠杯與塑膠袋裝的食物;第二,減少使用具有香味的洗髮精和沐浴乳;第三,多洗手,減少對塑化劑的接觸。日常的生活習慣養成,對人體的健康是相當重要的,期待大家能為環境健康共同來努力。

自來水能不能喝?是長久以來困擾高雄市民的問題,嘉南藥理科技大學的甘其銓教授長期研究自來水質,他告訴我們水質標準就是像是一把健康量尺,必須為健康把關。現代用水為了維持水質,設計出複雜的沈澱、消毒等處理程序,但是甘教授強調,維護水源的品質才是擁有安全用水的不二法門。

那水源水質要如何維護呢?這個問題很專業,但水源區不能設置工業廢棄物掩埋場應該是基本常識!馬頭山位於田寮、內門與旗山之交接處,緊鄰二仁溪,具有豐沛的地下水,但近年有業者在馬頭山購地準備興建事業廢棄物掩埋場,當地居民為了維護水質、生態與空氣,組成自救會團結抵抗,保護當地環境,也守護高雄都會區水質。我們很榮幸邀請到自救會發言人龔文雄先生來到現場,告訴大家:「一口好水,果真是得來不易」!

台灣是不是先進國家?正反意見都有,但如果以空氣品質作為指標,答案無疑是「否定」的。臺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發起人葉光芃醫師指出,雙北市的空氣污染物濃度是雪梨的5倍、溫哥華的4倍,紐約、倫敦、巴黎、柏林的2倍,在全球1526個城市之中,是後段班的1000名之後。更可怕的數據是,擁有全世界最大火力發電廠的台中,以及工廠林立的高雄,人均空污濃度分別是台北市的67及96倍。空氣骯髒的城市,絕對稱不上「先進城市」,必須要靠都市居民的關切,才有可能推動政府積極行動。

除了室外空氣糟糕,室內空氣可能更壞!台灣病態建築診斷協會莊燈泰理事長告訴我們,在密閉的建築物內,如果室內通氣量不足時,污染物就容易蓄積而導致室內空氣品質惡化,甚至產生「病態建築物症候群」(Sick Building Syndrome),對於健康危害不亞於室外汙染。為了解決病症,莊理事長提出「換氣計畫」,主要是以減低室內濃度為目的,並增加換氣量。希望透過策略與方式,讓室內的空氣品質更好。

談到空氣污染,我們最擔心的還是下一代的健康。位於高雄半屏山腳下的高雄文府國小,距離仁大工業區和中油煉油廠約2-3公里,距離以廢輪胎為燃料的東南水泥廠更只有1公里。每年冬天東北季風吹起,空氣汙染物質吹向文府國小,師生紛紛受到影響,苦不堪言。2014年10月,文府國小柯慧娟老師,發起全體師生家長連署反空汙,獲得約七千名家長響應。2014年11月,加入「校園空汙旗活動」,主動升起代表空氣品質的各種旗幟,帶領學生瞭解空氣品質與監測,進行環境教育。然而,看見問題(煙囪廢氣飄來)卻無法解決,恐怕是文府國小全體師生最無奈的心境。

若問起高雄的土壤是否安全,後勁的居民一定會搖頭說NO!中油高雄煉油廠(五輕)在後勁地區運轉超過半世紀,終於在今年底吹熄燈號,但是已經在台灣的土地上留下384公頃,難以復原的深層油污,更嚴重危害當地居民的健康。高雄市議會的黃石龍議員也是後勁人,他希望五輕遷廠後的廠址將逐步轉型成生態公園,期盼後勁能夠真正的改頭換面,創造更美好的環境。

事實上不止是後勁,全台灣受到嚴重污染的土地共3145筆,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的沈建全教授提醒觀眾朋友,如果不慎買到這些土地,不但不能開發,還要負整治責任,所以買土地時,需特別留意該土地是否曾為加油站、石化工業區,以避免土壤遭受汙染或其他問題。沈教授並指出台灣土地的污染問題相當嚴重,未來的產業或經濟發展都不容漠視此環節。

城市除了面臨污染問題外,在暖化造成的氣候變遷下,如何適應更強的降雨與更長的旱期,成為都市的重要課題。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張靜貞研究員,以臺南市為案例,帶大家瞭解政府在擬定氣候變遷調適策略時,還需要有公開透明的資訊,社區、企業等利害關係人的參與,彼此要瞭解衝擊,才能逐步達成共識。

正所謂家家有難念的經,台灣各城市面臨的環境問題都不同,近年許多城市發現只靠中央環保法規無法因地制宜解決在地環境問題,紛紛自訂地方的環境法規,而高雄市率先在今年通過「高雄市環境維護管理自治條例」,環保局蔡孟裕局長提到高雄市目前面臨氣候變遷、水汙染、空氣污染等問題,為了達到永續發展的目標制定環境自治條例,要求佔比達百分之八十的排碳貢獻源提報自主管理計畫,啟動自主減碳機制;固定污染源應削減懸浮微粒及臭氧等排放量直到全市符合空氣品質標準;石化管線安全部份,更要求管線所有人應定期申報管線厚度檢測情形,預防管線腐蝕造成危害,避免氣爆悲劇再次發生。這是環境治理在地化、細緻化的過程,能不能逐步改善都市環境,值得我們拭目以待。

最後,城市所需的健康願景是什麼?城市如何導向健康、避免疾病,預防疾病?台灣健康城市聯盟廖宏恩副秘書長指出,「環境」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元素之一。健康城市的概念是指生理、心理、社會層面都需要有健康的心態,健康的涵意不再僅限於個人,而是社會議題中的一環,除了衛生部門之外,環境、民政、交通、勞動各部門都要參與,才能邁向健康城市。

整天的論壇下來,我們發現「國安問題」是關鍵字。因為台灣多數人口居住在都市,而都市的環境問題如塑化劑影響胎兒、減少男性精子量、空氣污染減低小學生的心肺功能、不斷擴大的土壤污染讓後代子孫無立足之地等等,這些都是已經是動搖國本的國安問題,為了下一代的健康,我們必須加緊腳步改善都市環境。

「城市、健康與環境」論壇是TEED「臺灣環境教育對話平台」的第16場系列論壇,我們希望藉由影像與廣播方式,分享具有知識性、社會性與故事性的環境教育資訊。

顯示完整內容

節目一覽表(點圖到影片)

*右鍵另開新分頁*
 【認識環境與疾病-李俊璋】

 【飲鴆止渴?看不見的健康風險-甘其銓】

 【一口好水,得來不易-龔文雄】

 【空汙管制與執法困境-葉光芃】

 【空汙教育,揭旗起義!-柯慧娟】

 【反五輕的過去、現在與未來-黃石龍】

 【買賣土地要當心,土地公也要看無污染證明-沈建全】

 【搶救環境自己來,地方也可做先鋒-蔡孟裕】

顯示完整內容

相關節目

目前暫無訊息...